查看原文
其他

创新名城建设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出台!

南京日报 2018-08-26

日前,市委办公厅、市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总体方案(试行)》及十大工程实施方案,为创新名城建设明确清晰路径。 


(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查看精彩H5↓↓)


1

“两步走”战略

到2025年,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核心功能


根据总体方案,创新名城建设分“两步走”,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,全力培育集聚一批名校、名所、名企、名家、名园区和有竞争力的产业,加快建设开放创新氛围最佳城市、创新效率最高城市、枢纽功能最强城市、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城市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,使南京成为创新蓝海、创业热土、创客家园、创富天堂。

第一步

到2020年,缩小与国内先进城市的差距,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,成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区。集聚100名相关领域科技顶尖专家,建设新型研发机构200家,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达1.2万亿元以上。

第二步

到2025年,全面建成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,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核心功能,拥有1—2个世界知名的创新型企业和世界级产业创新集群,2—3所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,5—7家世界知名研发机构。



2

“路线图”定了

重点推进“十项工程”定下2020年目标


与总体方案同步出台的十大工程实施方案,主要包括“两落地一融合”、创新人才集聚、战略科技引领、创新企业倍增、高端产业培育、一流科技园区建设、重点改革突破、开放创新提升、创新惠民、创新环境优化等十个方面,明确了主要目标、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。

“两落地一融合”工程

推动“科技成果项目落地、新型研发机构落地,校地融合发展”,到2020年,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200家,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600亿元。

创新人才集聚工程

强化“五湖四海聚人才、不拘一格用贤才”政策导向,持续增创人才战略资源竞争优势。

到2020年,新集聚超过100名科技顶尖专家在宁落地,新培育超过200名创新型企业家,新引进30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。

战略科技引领工程

深化源头式创新,高起点谋划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,制定南京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综合方案,到2020年,建设1—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紫金山实验室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,在若干优势领域具备突破能力。

创新型企业倍增工程

到2020年,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增长20%以上,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0家,瞪羚企业达到150家,创新型领军企业达到60家,科技型企业上市数量达到90家、新三板挂牌数量超过300家。

高端产业培育工程

按照“有限目标、重点突破”的原则,围绕一批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打造若干高端产业创新集群,到2020年,高端产业营收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,占全市主导产业比重接近25%。

一流科技园区建设工程

按照“一区多园”发展思路,推进高新园区创新发展、特色发展、集聚发展,到2020年,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500亿元,专利申请量达3.6万件。

重点改革突破工程

坚持科技创新、制度创新“双轮驱动”,优先解决好“人、钱、地”等问题,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造力,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,到2020年,推动形成高效灵活的创新投入和运营机制;政府服务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、营商环境更加优良。

开放创新提升工程

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,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,打造高端活动平台,构建创新合作机制,到2020年,建设30家海外研发机构,推动国内外研发机构、知名跨国公司等在宁落户或设立研发机构50个以上,对接境内外技术转移项目100项以上。

创新惠民拓展工程

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、广覆盖、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,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扶贫脱贫、就业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,到2020年,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8%,90%以上的公共服务事项可在网上办理。

创新环境优化工程

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,到2020年,全市创新氛围更加开放、创新转化更加顺畅、创新功能更加完善、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、创新服务更加便利。


3

保障来了

五年内200亿元资金支持创新名城建设


为保障创新名城重点工作推进,文件还提出,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,五年内市区财政筹措不低于200亿元资金支持创新名城建设,其中100亿元为专项资金,100亿元为创新母基金。


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H5



内容来源: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 毛庆 许琴、综合紫金山新闻

产品策划:南京日报新媒体中心 李思颖 朱皓 

产品制作:南京日报新媒体中心 高鹏 林欣

编辑:陈雯珺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